優(yōu)秀設計師
穿越北京谷積山這條線路,屬于初級驢線,危險系數(shù)0.5,休閑線路。
穿越谷積山的人是越來越來多,主要因為那里有悠久的寺廟、廢棄的殘橋、高聳的佛塔、神秘的古墓,遠山中的傳說,令人好奇并紛紛前去探尋。
谷積山橫亙在房山與門頭溝交界處,屬于房山境內(nèi)大安山的支峰。以谷積山為分水嶺,山體往東,同處于一座山脈的有千靈山,山體向北通往著名的戒臺寺,再向北過了谷地,就是潭柘寺。處于這么有利的位置,清《房山縣志》記載:自從唐末五代時期,谷積山便有佛寺存在,之后歷代屢有興建,堪稱佛寺林立、塔碑縱橫。
我們從網(wǎng)上研究確定下來的線路是從門頭溝潭柘寺鎮(zhèn)魯家灘村進發(fā),穿過谷積山,終點北車營。來到魯家灘就傻了眼,整個村莊已經(jīng)整體搬遷,剩下廢棄房屋,即使同伴是房山人,也不知道該從哪里進谷積山。
問路,大爺守在路口,告訴我們這、那、遠處108國道、從那個亭子處進山,聽得是一頭霧水。
問路
魯家灘村的關帝廟,建于明嘉靖十年( 1),民國時期重修。墻上牌子是門頭溝區(qū)普查登記文物2013年1月立,看現(xiàn)在樣子似乎已經(jīng)廢棄。
魯家灣關帝廟
開車到108國道,看見了一隊隊驢友順路基下的河灘行進,問之,都說是去谷積山,并打開手機把下載線路給我們講解。果斷地把車扔在路邊,跟著隊伍,走。找到進山口,挺進!
進山
爬山涉水。
爬山涉水
山洪沖積形成的溝。
山溝
山溝中少有的一點紅。
紅果
常常出現(xiàn)隱匿在樹枝中的石頭。
山石
不經(jīng)意,就是一幅枯山水。
枯山水
踩著這樣的頁巖石,一步步從山溝上山。
頁巖石
驢友系在樹枝上的飄帶隨風飄動,堅定我們行進的腳步。
紅飄帶指路
遇到戶外俱樂部“龍行天下”親子團,小朋友,也不甘弱,走在我們左右。
龍行天下親子團
上山道以這樣的石塊為主,比較費腳,但增加了趣味。
石塊路
遠山如墨。
遠山
來到一處埡口,埡口的意思是“兩山間的狹窄地方"。
埡口
谷積山的命名有兩種說法:古代因戰(zhàn)事需要曾在此囤積糧谷而名;在縣西北五十里,峰巒突起如積谷然。總之,這些也造就了谷積山中眾多古跡。
谷積山命名
繞過去,看見古橋遺址。
古橋遺址
地圖上,它是過街塔,建于元代,橋的上面原有一座喇嘛塔,進山香客從橋下過,即向佛禮頂朝拜了。
過街塔遺址
據(jù)說這座過街塔是在1994年被炸毀的,剩下殘橋,塔沒了。
過街塔遺址
這個樣子,任尋幽踏古的人憑風嘆息。
過街塔遺址
離開過街塔,給它拍一個回頭照。
過街塔遺址
再一回頭,同行伙伴,少了兩個。一邊著急追同伴,一邊著急找另一處著名遺址高橋寺,俞是著急,高橋寺俞是找不到了。找不到高橋寺,就只能繼續(xù)往山上走。山腰平臺出現(xiàn)了石頭壘砌的墻體,行走的驢友人數(shù)驟然多起來,看來那里是穿越的必經(jīng)之路,驢友從各條線路匯集過來。
山體
奔過去,繼續(xù)在荊棘中找遺跡。
平臺
不是什么遺址,像是廢棄的房屋。
廢棄房屋
從砌墻的磚紋,可猜似乎用的是被炸古跡的石料。
廢棄墻體
凡是古跡,必有古樹,這廢址上的古樹至少也是100年以上。
古樹
急著趕路,到了上面的埡口,追上同伴,這里若干驢隊在此休整。我們愉快地坐在坡上,用了午餐。
休整
繼續(xù)行進,一轉過山頭,我們就看見了喇嘛塔。
喇嘛塔
喇嘛塔,因地處東面,稱之東塔,全名“谷積庵釋迦牟尼舍利寶塔”,又稱之和尚塔,覆缽式,建于明成化十五年( 9),石結構,高3.2米,四面各有一佛像,下層是精美的雕刻。塔側嵌一塊石碑,上書“寶塔記”。
東塔—喇嘛塔
蔥蘢山光之中,塔影,如夢如幻。
東塔—喇嘛塔
由此,心情豁然,從這個山包轉過去,又看見一塔。鞭塔,建于遼代,稱為谷積山院塔,密檐式,磚結構,平面六角形,七層,高七米。
鞭塔
它卓然矗立。
鞭塔
站在鞭塔山頭上,往東面看,喇嘛塔前那石結構門,就是谷積山中神秘古墓,明代太監(jiān)“內(nèi)官監(jiān)太監(jiān)葉公之墓”。
喇嘛塔和葉公墓
站在鞭塔山頭上,眺望西面山中的第三座塔。
眺望第三塔—西塔
順道過去,是張公墓,石門上獸頭浮雕很清晰。
張公墓
地上倒著的經(jīng)幢石柱殘件,上刻:皇明,乾清宮管事兼掌內(nèi)府供應庫印御馬監(jiān)太監(jiān)南溪張公之墓。張公跟葉公一樣,又是一個實權派。
石柱殘件
不得不說,這個地方有風水。
往西塔去,漢白玉石身,在光影中分外潔凈。
西塔
西塔,樓閣式,稱之谷積山般若禪寺壽塔,因懸掛風鈴,俗稱鈴鐺塔,建于明代,石結構,空心塔,平面八角型,九層。
西塔
塔旁立有明代方首碑一座。碑上石紋一邊倒,碑上刻字也是傾斜的。石是歪的,還是字是歪的,有點分不清。
西塔前石碑
站在山頭上,向南眺望,在連綿山巒之中的就是:始建于遼、興盛于元、鼎盛于明的靈鷲禪寺。
谷積山中靈鷲禪寺
下山的腳步是輕快的,一行小分隊,扒開荊棘,一桿子就直接下到了山底。
下山
看見了六角型亭式建筑—著名的圓通殿。圓通殿,史載明正統(tǒng)年間建造,毀于洪水,現(xiàn)在只留下這個和兩塊石碑。
圓通殿
西側碑為明英宗《圣旨碑》,天順元年(1457)立。英宗朱祁鎮(zhèn)在南宮幽居八年,發(fā)動奪門之變,復辟,改年號天順,因此立碑于圓通寺。英宗命運坎坷,人路艱辛,再上位時,一定要吐出胸中郁氣,谷積山靈鷲禪寺就是個好地方。
明英宗圣旨碑
東碑為明成化十一年碑,述修葺廟宇之經(jīng)過。碑陰“助緣中貴信官芳名”中霍然有“鄭和”“王振”之大名,我們立刻百度,他們曾經(jīng)同過時期。
明成化十一年碑
從門縫往里看殿內(nèi),兩根石柱,頂上有藻井,色彩依稀。藻井只能用于最尊貴的建筑物,像神佛或帝王寶座頂上。圓通寺內(nèi)的藻井足以說明它的地位,當時何情何景,只有問英宗。
圓通殿內(nèi)藻井
圓通殿是靈鷲禪寺的一部分,還是單獨的享殿,已不得而知。
圓通殿額
圓通殿遺址平臺下,由石塊堆砌成石墻和臺階。
石墻石階
轉下來,就到了靈鷲禪寺。
靈鷲禪寺后院墻
墻外探看院內(nèi),青磚灰瓦,歇山式大殿,挨著院墻有兩塊石碑。
后院石碑
順著山墻繞到寺廟前面。山門上額題“菩提場”三個字,據(jù)說是明英宗十三歲時書。
山門—菩提場
院內(nèi)石碑一塊,碑立于正統(tǒng)五年(1440)四月八日,額篆書“敕賜靈鷲禪寺”。英宗第一次繼位是八歲,十三歲為正統(tǒng)五年,因此說菩提場是英宗御筆有可能。
明正統(tǒng)五年—“敕賜靈鷲禪寺碑
一進殿門闊九間,正中三間為天王殿,漢白玉券門和左右券窗為原物。
天王殿
天王殿的門也是上了鎖的,從門縫里看“靈鷲禪寺”四個蒼勁大字。
靈鷲禪寺四個大字
繞到后面,就是正殿。
正殿—普光明殿
正殿,普光明殿,面闊三間,無梁建筑,歇山式,券門頂由漢白玉砌成,刻有梵文佛經(jīng)。
普光明殿
漢白玉石券門,雕有花紋、寶瓶等紋飾。
石卷門
精美的門窗緊閉。
石卷窗
仍就從門縫里往里瞄,墻壁上佛龕無數(shù),碑文記載壁上龕里供奉著五百羅漢,因此普光明殿是羅漢堂。
佛龕
院內(nèi)東廂殿側,立明正統(tǒng)五年(1440)四月八日“敕賜靈鷲禪寺興建記”碑,碑趺已經(jīng)缺了頭。
明正統(tǒng)五年—“敕賜靈鷲禪寺興建記”碑
地上躺著元“谷積靈嚴禪寺地土園林之記”碑,已斷成兩截。據(jù)載,五代唐天成時寺稱“谷積山院”,遼代寺名為“谷積山院”,元代稱“靈巖禪寺”,明正統(tǒng)后寺名為“靈鷲禪寺”。
元'谷積靈嚴禪寺地土園林之記"碑
繞到普光明殿后面,挨著院墻的兩塊石碑氣勢奪人。
后院石碑
遼碑為大康四年(1078)四月十五日立。碑文描繪當年的谷積山院“千重之林薄索紆,四面之峰巒掩映。幅員數(shù)里,儼類仙居。晝夜六時,恒聞梵唄。軌儀嚴整,徒侶精勤”。遼,這里,一派興旺景象。
遼大康四年碑
元碑為至正七年( 11175751 7)三月立,碑文記載,天子制以高麗僧天湛為海印圓明通教妙德長老大師,以統(tǒng)其眾,其時,設華巖大會,燃燈十萬,飯僧千人。元,這里,何等之昌盛,何等之眩目。
元至正七年碑
當時如何興盛已不得而知,現(xiàn)只剩下兩通碑靜默于此。有意思的是碑趺,遼趺,頭頸尖尖的長長的;元趺,頭頸短短的杵杵的。兩趺并列對比顯然。
碑趺
靈鷲禪寺修舊如新,沒有香火,但靈鷲禪寺,依然是這座積谷山中歷史最久遠、規(guī)模最大的寺院,以前是,現(xiàn)在亦是。
回望寺后山頭
一行下山。
下山
回望,枯枝橫立下的山門。念起那句話:多年風雨過往,豈是幾縷香火能夠記敘!
山門
我們步行到北車營,搭上一輛交通車到108國道,尋找進山前扔在那里的車。順利完成穿越之行,在驢路前途邁出第一步。
。推薦閱讀: